立即下载
【实事实办】 南岳镇:答好灾后重建“民生考卷”
2024-12-18 09:56:07 字号:

12月17日讯:2024年,南岳城市能级活力不断攀升,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全区上下聚焦聚力“1235”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一个个民生数据,连缀成一条上扬的曲线;一件件民生实事,托举起更好南岳。从今天起,本台推出《实事实办》栏目,展示各单位、各部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做法和成效,开篇让我们走进南岳镇。受7.28台风格美影响,南岳镇多地受灾,该镇把抗灾救灾、灾后重建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实事来抓,以实际行动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千方百计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用恢复重建成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62岁的胡玉莲是南岳镇黄竹村上塘组一名村民,灾情发生当晚,她正在自家老房子休息,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惊醒了她。来到屋后,她看到了此生都难忘的一幕。数不尽的雨水裹挟着泥沙和碎石从后山冲下,雨水慢慢上涨,淹没了院子,冲进了家中。回想起那一幕,胡玉莲至今都觉得后怕。

生活在南岳镇黄竹村中塘组的胡智利也同样经历那惊心动魄的一夜。

像胡玉莲、胡智利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黄竹村并不是少数。7.28灾情造成了黄竹村所有水库池塘、河流水位猛涨。全村72户村民住房周边发生山体滑坡,冲垮房屋5间、冲毁村级农田灌溉主渠300余米,洪水淹没稻田100余亩,冲毁村级主干公路五处,泥土堵塞村级主干道5处,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中断。

灾情发生后,黄竹村投入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对全村各个受灾点进行全面摸排与清理,对受灾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同时,为避免因为大雨再次发生山体滑坡,黄竹村还对原有的引水渠进行改造,对600米长度的水渠进行了加固与增高,增加水渠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与渠道坍塌,提升水圳的整体耐用性与安全性。同时,还能保障全村1560人几百亩农田灌溉及居民用水需求。

与黄竹村相邻的水濂村同样受灾严重。经统计,水濂村受灾房屋总计3间,受灾群众达百余人,被迫紧急转移安置56人;泗塘山区片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全线道路3公里被泥土掩埋,朱陵溪300米石板游步道、绿化景观全线水毁,荷花园周边石子路坍塌100余米,水濂洞景区、银星水库等多处通组道路雨水过多导致护坡垄断、塌方近3000m³,山区片部分交通中断,倒塌电线杆2根,电力大面积瘫痪,全村停电2天,全村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

灾情发生后,水濂村村支两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主要灾情进行处置。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水濂村现已恢复了原貌。全村因灾道路维修2000米,道路清障3公里,道路施工在材料质量方面使用钢筋水泥进行加固,恢复了山区片150余户村民的交通出行,有效提升了通行安全感和获得感;朱陵溪河道300米整治修缮工程在修缮后未改变原有风貌,不仅恢复了种植绿化,还增加修葺景观休息亭1座,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新去处,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旅游吸引力。

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这是一场上下同心的艰苦鏖战,在这场大灾面前,南岳镇镇、村两级以坚强有力的行动、迅速果敢的应对,诠释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凝聚起同心协力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各级党员干部像一支支火炬,在受灾群众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刻,传递着守望相助的温暖;他们是中流砥柱,用坚强支撑起受灾群众防汛救灾的希望与信心。

(一审:彭俊 ;二审:曾科;三审:杨栋梁)

来源:南岳融媒

作者:赵泽群

编辑:彭俊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