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虚 (?—788年),唐代著名道士。上清派第十三代传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慕魏夫人圣迹来南岳。司马承祯曾建“息庵”于祝融峰顶,先后师礼或过从承祯于息庵,当时有高足——“四虚”,即何应虚、邓中虚、张太虚、田虚应。唐大历中(公元726—779年),唐代宗曾召张太虚人京,张固辞不去,代宗赐以紫服。
宰相李泌好道,拜张太虚为师。张后居南岳之元阳宫,于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六月十三日去逝,赐号元和先生。德宗亲作《元和先生制》,云:“夫至道无名,强假名而崇道。至今无谥,必求谥以明真。惟其可称,实在全德。故南岳真人张太虚,混元毓粹,玄之又玄。炼骨三清,澄心内景。衡峰养德,时近百年。依罔象以冥搜,挟鸿蒙而冲用。栖迟浩气,太苦真形。顷在先皇,敷崇道妙。望乎玄鹤之驾,赐以紫霓之裳。我有辅臣,格言高躅。永怀仙子,恨不同时。聊中嘉尚之情,式降昭旌之命。策明表德,庶永无穷。可赠元和先生。”制文中“我有辅臣,格言高躅”句,即指李泌与张太虚过从事。
延伸阅读:
来源:红网南岳站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nanyuenews.com/content/2013/09/20/704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