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茶文化】南岳佛教茶事(四)
2012-12-26 19:51:03 字号:

曼慈种茶

  南岳佛寺禅茶不断发展传承,应该为南岳佛寺已经圆寂的曼慈法师书上一笔。

  曼慈法师(1907----1987),祖籍湖南省湘潭县人,俗姓周,名邕,字树民。曼慈法师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十三岁离别父母来南岳祝圣寺剃度出家。曼慈在祝圣寺拜妙境和尚为师,师傅为其取法名梵舟,显示其一舟普渡众生之意。在这一年,曼慈受戒于正果和尚。梵舟生性聪慧,肯学好问,接受能力强,深得师傅喜爱,在正果和尚指导下对佛理禅机的学习进步很快,不久即被选送南岳佛学讲习所学习,在佛学讲习所掌握了丰富的佛学知识,于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弘慈佛学院。学业完成后,曼慈仍回祝圣寺,担任佛学讲习所教员。那时,南岳佛教协会还创办了一所僧立觉民高级小学,曼慈先后担任僧立学校庶务、管训员、校长等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岳一度成为培训抗日人才基地,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都亲临南岳,南岳的抗日气氛空前高涨。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南岳宗教界于1939年5月7日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成为宗教界人士参加抗日斗争的领导机构。曼慈以其在佛道界的声誉和崇高德望被推举为抗日救难协会后勤股长、理事长,为团结宗教界人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界各寺庙经历减租退押,为南岳衡山土地改革作出贡献,寺庙的土地田产参加土地改革,寺僧已不能不劳而活,曼慈响应政府号召,于1953年组织佛道生产互助组,1956年创办南岳佛道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佛寺附近山上开荒植树种粮,并根据佛寺种茶经验,在山上栽培茶树,发展茶叶生产。

  在曼慈带领下,南岳佛道农业生产合作社首先在铁佛寺开垦烟霞峰茶园,培育优质的烟霞峰云雾茶。一九六一年,适应发展农副业经济和南岳茶叶生产的需要,衡山县成立南岳茶场,将烟霞峰全部划归茶场管理,曼慈呕心沥血开辟的茶园在南岳茶场规划范围以内,曼慈毫不犹豫地将佛道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已改名南岳人民公社佛道农业生产大队)开辟的茶园交给政府。

  为了振兴南岳茶业,弘扬南岳云雾茶,曼慈毅然带领一批青年僧道人士于1963年秋天入住广济寺。因年久失修,广济寺十分荒凉,生活条件艰苦,曼慈带头出工劳动,言传身教,参加茶园垦荒的佛道人士都十分感动,在艰苦的生活环境里开垦了新茶园,经过精心培育的茶树,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就满园翠绿,毗卢洞历史名茶重又飘香,再度辉煌,名闻天下。

  毗卢洞茶场如今茶树披谷弥岗,云雾山中茶叶碧绿苍翠,长得让人喜爱。南岳毗卢洞茶场,为南岳茶业生产起了带头示范作用,曼慈法师为南岳茶业生产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今,人们泡上芳香而沁入心脾的云雾茶,就不由想起这位在毗卢洞披荆斩棘的种茶人。

  曼慈法师于1987年西归,传说曼慈法师已功德圆满,自焚圆寂。曼慈法师的灵骨现安葬于祝圣寺后的普同塔内。曼慈生前,就以其功德受到尊敬,也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1956年曼慈被选为南岳佛教协会会长,随班禅额尔德尼率领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出访印度、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1959年,曼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来源: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